中国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公布,适合我国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
来源: 作者:朱柳媛 发布时间:2017-06-23
近期,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了《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》(以下简称共识)。
共识指出,75 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,约1/3 罹患心肌梗死和2/3 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 岁。
该共识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,提出适合我国75 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。针对75 岁以上人群,该共识的主要建议如下:
1、阿司匹林
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一级预防用药;
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的患者,除存在过敏、活动性出血、既往颅内出血外,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(75~100 mg,每日1 次)。
2、噻吩吡啶类药物(氯吡格雷、普拉格雷)
稳定冠心病患者: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6 个月,置入裸金属支架后联用1个月;
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:冠脉介入治疗(PCI)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 个月,如出血风险较高推荐用氯吡格雷;
接受溶栓治疗者:不推荐负荷氯吡格雷;
高血栓风险或反复发作血栓事件的高龄患者:可考虑行基因多态性检测。
3、替格瑞洛
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:如无禁忌证(如活动性出血、既往颅内出血),可使用替格瑞洛;
心动过缓事件风险较高者:如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、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阻滞或心动过缓相关晕厥但未植入起搏器,以及有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,使用替格瑞洛时需谨慎。
4、其他口服抗血小板药物
西洛他唑:多用作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替代药物,推荐应用剂量为50~100 mg,每日2 次;下肢动脉病引发间歇性跛行的患者,推荐使用西洛他唑50 ~100 mg,每日2 次。
5、华法林
房颤患者不建议用阿司匹林替代华法林;华法林抗凝的INR目标值定为1.6~2.5。
6、达比加群酯
达比加群酯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所致血栓栓塞,具有与华法林同等的临床证据水平,用于高龄患者安全有效,但应针对栓塞和出血事件进行评估,明确风险获益比;
推荐达比加群酯使用剂量110 mg,每日2 次;肌酐清除率(CrCl)小于30 ml/min,禁用达比加群酯;
需要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时,必须严格评估出血风险。
7、利伐沙班、阿哌沙班、依度沙班
利伐沙班、阿哌沙班、依度沙班可用于房颤、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,应用前需进行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量化评分,评估风险获益比;